切實解決砂石用料緊缺等問題,黑河探索多元化礦山治理模式
為(wei)解決礦山(shan)生(sheng)態修(xiu)復歷史欠賬多、現實矛盾多、投入不足等突出(chu)問題,黑龍江省黑河市深(shen)入貫徹落實生(sheng)態修(xiu)復政(zheng)策(ce)措(cuo)施(shi),發揮內(nei)力(li)、借助外力(li)、大膽探索(suo),將環(huan)境(jing)治理與土地再利(li)用相(xiang)結合,探索(suo)出(chu)多元化礦山(shan)治理模式,激(ji)發礦山(shan)市場(chang)化治理活力(li),形成(cheng)全市多點(dian)開花的市場(chang)化治理格(ge)局。
切實解決砂石用料緊缺等問題,黑河探索多元化礦山治理模式
為解(jie)決礦(kuang)山生(sheng)態(tai)修復(fu)歷史欠賬多(duo)、現實矛(mao)盾多(duo)、投入不(bu)足等突出問題,黑龍江(jiang)省黑河市深入貫徹落實生(sheng)態(tai)修復(fu)政(zheng)策(ce)措施,發(fa)揮(hui)內力、借助外力、大膽探(tan)索(suo)(suo),將環(huan)境(jing)治(zhi)理與土(tu)地(di)再利用相結合,探(tan)索(suo)(suo)出多(duo)元化(hua)礦(kuang)山治(zhi)理模式,激發(fa)礦(kuang)山市場化(hua)治(zhi)理活(huo)力,形成全市多(duo)點開花的市場化(hua)治(zhi)理格局。
一,黑河市堅持因礦施策,創新舉措,拓寬思路,結合黑河礦山區位和地質特點,積極挖掘市域內內部治理潛力,探索出有特色、可推廣的治理模式。針對愛輝區城市周邊兩處工礦廢棄地治理責任主體已滅失、部分區域植被已無法恢復、長期擱置亟需進行綜合治理和全市重點大項目砂石用料緊缺的實際情況,采取“兩廢一治”辦法,即通過利用廢棄采石場、工礦廢棄地與治理該區域環境相結合,與大項目建設進行匹配,在確保不發生新的環境破壞和石料只能用于市政基礎設施項目建設、不進入市場的前提下,對廢棄地治理中產生的剩余石料納入政府交易平臺,再用項目工程棄土對治理區域進行培土平整。
二,目前,治理出的建設用地已上兩個混拌站,實現工礦廢棄地治理再利用。針對有80多年開采歷史的西崗子煤礦環境治理宜農特點,在一期治理出300多公頃土地的基礎上,引導企業總結前期治理經驗,繼續對廢棄礦坑進行回填平整,再次治理出耕地90余公頃,實現了環境得到改善、企業增加收益、政府獲得耕地占補指標等多重效益。
三,提前謀劃治理項目,積極做好宣傳推介與項目洽談對接,促進治理項目落地見效。通過主動與企業對接,安排專人跟進項目進度,協調解決實際問題,五大連池市與中國水電五大連池市生物質發電有限公司達成合作意向,將土地修復利用和企業廢渣填埋需求相結合,用生物質發電過程中秸稈燃燒后灰渣對二龍山農場廢棄磚廠廢棄礦坑進行地質環境綜合治理。目前該項目已經進入環評階段,下一步將按照項目實施方案建設。
四,對標對表重點攻堅,協調解決難點堵點問題。邀請國內礦山修復知名專家實地踏查、座談交流并進行論證,省地礦投資集團將嫩江市周邊礦山建設與黑寶山煤礦修復治理相結合,重點圍繞“一軸、一核、兩翼、五區”的項目建設總體布局,依托三道灣子金礦、二道坎兒銀礦及孟德河、成功金礦,上選治基地項目。目前正在編制可研、規劃等,項目建成后,既能利用廢棄礦坑解決尾礦堆放問題,又能減少新增建設用地指標。